峰哥博客

首页 » UC编辑部奇闻 » 父母的认知,决定了孩子的童年

父母的认知,决定了孩子的童年

孩子是会发芽的种子,不是能吸水的海绵。我一直认为,每个孩子都自有天分,也自带使命,做父母的只需小心呵护、耐心陪伴,让小苗苗变成参天大树。快乐、健康的童年,是父母给孩子的最好礼物,也将是孩子长大后回馈父母的最美礼物。而这个拆封的过程就像拆盲盒,充满了惊喜与发现。

楼下的桑葚树结满了黑色浆果,麻雀、喜鹊和白头翁叽叽喳喳、呼朋唤友前来赴宴。一年一度的“六一”儿童节又来了,此时不禁想问:你的“童年关键词”是什么?你孩子的“童年关键词”又是什么呢?

母子两代的“童年关键词”:

纯朴童真+自然生长

前些年,我和新疆的闺蜜相约,我们可以不过“情人节”,但要一起过永葆童心的“儿童节”。那些年“六一”这一天,我都会爬树庆贺,站在那棵我家房后、如今已被伐没的榕树上,每每想起电影《怦然心动》里的那个小女孩——爱在树上发呆、异想天开的小朱丽,愿意用生命去保卫一棵将被伐没的梧桐树……这在我就是“守护童年”的意向。

年过半百的我,如今可以在每一棵我瞩目的大树上,找到自己的童年。对于一个“60后”来说,我的童年封存在新疆,“野”味十足。那时每年“六一”儿童节学校放假半天,小伙伴都会相约去维吾尔族老乡院前屋后采桑葚……现在回想,那些无人关注也无人干涉的童年,反而充满了未被雕琢的纯朴。

我做了妈妈之后,一心就想保住孩子的童真。现在让我回想孩子的“童年关键词”,大约是“发现”。我脑海里出现的是他红彤彤、汗津津的脸蛋儿,大声喊:“妈妈,今天我发现了一个秘密基地……”在后来几天,他会告诉我,他和小朋友在秘密基地建了城堡,又说想买玉米种子播种……

记得2004年4月的一天傍晚,我下班回家在地铁口冲动地买了只2个月大的小狗。那天回家我说:“妈妈犯了个错误。”儿子接过我手里的黑色塑料袋,喜出望外道:“妈妈,这哪里是错误,这是礼物!”那时他才6岁。随后几天,儿子骑着自己的小车,车筐里带着他的小狗,在小区里一圈一圈地转悠,见到人就大声介绍:“这是我的小狗皮皮!”彼时,我正在给他读童话故事《长袜子皮皮》。

儿子出生时,我们还住在二环附近,每天傍晚我就骑着自行车驮着他去广渠门外看火车隆隆开来驶去。那时儿子长大最想当的是火车司机……儿子12岁后,就可以带着小伙伴自己去火车博物馆、去军事博物馆看展览……

虽然跟那些被课外班填满童年时光的“牛蛙”无法比学习成绩、比钢琴几级,但是儿子的“小时候”真的很快乐,那张圆滚滚的笑脸也一直被定格在了童年。

2016年10月11日,陪伴儿子长大的皮皮走失;2019年3月,上大二的儿子买回一只猫,从此我把它当儿子养。这只可爱的英短,被我视作儿子送给我的第一份大礼,每每我也被它一键带回到儿子“小时候”……

给孩子快乐健康的童年,

是父母的第一责任和义务

前段时间,综艺节目《奇葩说》凭借一句“孩子很贵,我们不配”冲上热搜。那期话题探讨的是“父母的缺席造成孩子童年的遗憾”,这是现代家庭的“伤”,也是当下教育的“痛”。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每代人都有相似的童年,一个是家庭背景,一个是时代背景。记得多年前做杂志时,我曾做过一个话题《童年即“痛”年》。心理学研究表明,童年留下的伤痛,可能是一个人一生需要面对的课题。成长是不可逆的,给孩子一个快乐、健康的童年时光,是为人父母的第一责任和义务。

在我看来,父母的认知决定了“孩子拥有什么样的童年”。比如我一直认为,每个孩子都自有天分,也自带使命,做父母的只需小心呵护、耐心陪伴,让小苗苗变成参天大树。有的父母则认为:孩子是一张白纸,需要尽早尽快地填充、涂抹,以免输在起跑线上。这些年,随着许多父母焦虑的不断升级,导致孩子的童年时光越来越不快乐。

试问:有多少父母被“别人家的孩子”绑架,而乱了自己家庭教育的方寸?有多少家长被“精英教育”裹挟,求速成、拔苗助长甚至“走火入魔”?

童年需要耐心陪伴,

静待孩子的“成长利益”

最近听“罗胖60秒”,罗振宇提到“极值思维”的概念:“就是什么都追求极大值,用最低的成本逼着人产出最大的效率。我记得李希贵校长提出过一个概念,叫‘学生的成长利益’。无论是学校、教师、家庭、甚至学生本人,都要服从于学生的成长利益。一个人的长期的、综合的利益,需要一个像学校这样的超越性的视角来判断和维护的。”

我觉得在飞速发展的数字化时代,为人父母更需要具备超越性的视角,来维护孩子的“成长利益”。我们不仅要随着孩子的成长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还要在自己身上“克服这个时代”,即拒绝教育内卷。

当年我曾被博友豆豆的一席话震动,她说:“孩子是会发芽的种子,不是能吸水的海绵。种子是一个生命,有成长、开花、结果的冲动。这就是一粒种子存在的意义,一个等待绽放的生命故事。海绵里除了空洞还是空洞,虽然颜色和形状各异,它实质就是一个能够最大量吸附水分的容器。一棵桃树的种子里,有自己长成桃树的程序。园丁只是挖坑培土,浇水施肥。聪明的园丁不会要求桃树在冬天开花,也不命令它结出鸭梨。听到邻居对树苗的评价、褒贬,他只是微笑,因为他知道自己只是陪伴这树长大的人。”

的确,为人父母,实际上只需把握两件事:“榜样”和“陪伴”。言传不如身教,教育不是朝向对方的努力,而是把自己点亮,让对方也自我点亮。

一切关系的最佳模式,就是彼此陪伴、相互成全。快乐、健康的童年,是父母给孩子的最好礼物,也将是孩子长大后回馈父母的最美礼物。而这个拆封的过程就像拆盲盒,充满了惊喜与发现。就像当初我相信孩子“独一无二”一样,我也坚信,很多礼物正在路上……

来源/中国妇女报(ID:fnb198410)

作者/胡杨

审核/志飞



【推荐】妈妈我想买广告位,买,买一个够吗?,够了谢谢妈妈,妈妈真好!

文章如无特别注明均为原创! 作者: F_Robot,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峰哥博客
原文地址《 父母的认知,决定了孩子的童年》发布于2021-6-7
若您发现软件中包含弹窗广告等还请第一时间留言反馈!

分享到:
打赏&捐助 分享到QQ空间

评论

游客

  • 看不清楚?点图切换
切换注册/找回用户名密码

登录

Tips:2023-04-20于系统原因部分账号将被删除,届时请重新注册!

切换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