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哥博客

首页 » UC编辑部奇闻 » “低糖”翻车?知乎月饼引争论,追捧的“低糖”真健康吗?

“低糖”翻车?知乎月饼引争论,追捧的“低糖”真健康吗?

如今,在健康消费理念的驱使下,越来越多的网友都会选择购买无糖、代糖食品。中秋将至,高热量的月饼自然也要推出符合风向的产品。

前段时间,有不少网友表示自己吃了知乎的“健康低糖月饼”后,开始闹肚子。

之后,官方道歉并解释称在采购环节,选择了用麦芽糖醇代替蔗糖的低糖月饼,导致部分人群不耐受,从而出现腹泻等不适症状。

号称“零卡”食物的麦芽糖醇是什么?

不少人都发出疑问,麦芽糖醇是什么?食物中加入麦芽糖醇是否真的无糖?

麦芽糖醇(英文名Maltitol)是由淀粉水解、氢化、精制而得的双糖醇,是白色结晶性粉末或无色透明的中性黏稠液体,属于功能性甜味剂食品。麦芽糖醇作为蔗糖替代品,通常被用作糖的替代品。月饼中放入麦芽糖醇,并不是企业出于降低成本而为。

麦芽糖醇作为月饼配料是因为其化学物理特性可大大提高月饼品质。如:(1)麦芽糖醇可以保证月饼有更好的黏度;(2)麦芽糖醇的吸湿性,使月饼保水性提高的同时也可防止蔗糖的结晶析出;(3)麦芽糖醇具有耐热的特性,加热后不会发生美拉德反应(是一种糖(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氨基酸)食物在高温下呈现褐变的现象)而改变产品颜色;(4)麦芽糖醇作为甜味剂,其甜度虽然与蔗糖基本相当(是蔗糖甜度的80%-95%),而热量仅为蔗糖的1-5%,正好满足了当下越来越多的无糖标签和“零卡路里”食品追求者的需要,因此也往往被宣传为“零卡”食物。

为什么吃了含麦芽糖醇的月饼会拉肚子?

麦芽糖醇的优势特点虽然被公认并且已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于糕点、糖果、乳制品等食品配料中,但其在人体中只能被部分消化且吸收率极低,容易造成大肠内的渗透压升高,导致水分不易被肠道吸收。

因此,如果人体过量摄入麦芽糖醇,会引起胃痉挛和腹胀,出现肠鸣、腹泻等肠胃不适症状。

虽然有文献报道说摄入量超过100g/人/天,才会导致肠胃不适症状,然而,由于个体差异,并没有达到这个量也可能会出现腹泻症状,尤其是患有胃肠道慢性炎症性疾病人群的糖醇吸收不良发生率相对更高,出现的症状也会比较严重。

另外,也有一些研究表明:与其他碳水化合物一起食用含麦芽糖醇食品时,会加重胃肠不适症状。

麦芽糖醇的这个不利因素会在一些产品标签上作为“具有强效通便作用”警告。

含有麦芽糖醇是否真的无糖?

实际上很多无糖、代糖食物中含有麦芽糖醇并不意味着真的无糖。

这是因为食物中虽然没有添加糖,然而由于以麦芽糖醇或其他糖醇作为甜味剂改善了口感,人们会不知不觉中摄入更多的精致碳水化合物,如饼干、糕点等,或摄入无糖却高脂的奶盖奶茶、无糖巧克力等,增加了额外的能量。

另外,我国《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规定,食品中的糖含量少于0.5g/100g即可标注为无糖。

为什么吃了“0糖食品”还会变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日常饮食也都变得精细了许多,每天摄入大量的高糖、高脂肪的食物,因此造成体脂超标,随着年龄的增长肥胖、高血脂、高血糖患者越来越多,从此减肥、降血脂、降血糖成为了生活的目标。左手“零糖”,右手“低卡”,很多人冲着这些自带健康光环的字眼,毫不犹豫地将食品加入了购物车。

从卡路里摄入角度来说,无糖饮品所含能量非常低,确实可称作是“零卡路里”饮品,但喝这种甜饮的人,体重还会照样增加。有研究表明,甜味剂的甜味会让人感觉吃了含糖的食物,进而刺激人体产生胰岛素,导致血糖下降,让人产生饥饿感,食欲增强。此外,由于饮用者觉得“喝的是零卡路里饮料”,下意识地放纵自己摄入过量食物,导致热量超标。

另外要提醒大家,所谓的“0蔗糖酸奶”“无蔗糖饼干”等,其实可能含有麦芽糖浆、麦芽糊精等成分,同样可升高血糖,且升高血糖的效率比蔗糖还高,不利于控制血糖。虽然产品没有额外添加糖,但有些食品原料本身就含很多糖分。某些粗粮饼干口感粗糙,给人“健康”的心理暗示,但为改善口感会加入很多油脂,属高热量食物。无糖食品吃起来也会有点甜味,是因为含有代糖,包括天然甜味剂和人造甜味剂。人造甜味剂因成本低常被使用,且安全性仍有待探究。

“低脂低糖”代餐食品火爆,该怎么选择?

为迎合消费者减肥需求,很多饮料喜欢以“0糖0脂0卡”“低糖低脂低热量”为广告语,代餐食品同样如此。

代餐食品大行其道,与不少消费者存在认识误区有很大关系。一些消费者把代餐食品和健康画上了等号,对商家的宣传笃信不移,甚至以代餐食品取代正常的一日三餐。然而,市面上很多代餐食品配方单一,这并不符合代餐的本意。既然称“代餐食品”,就应当讲求更为系统、全面的营养配方。以谷物代餐粉为例,其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热量虽然够,但维生素和矿物质明显不足,和本来宣称的健康饮食背道而驰。然而,商家出于逐利的考虑,往往以偏概全,在包装上标注“0糖0卡0脂”“低糖低脂低热量”等标语,以获取消费者青睐。

据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朱毅介绍,每100毫升饮料中脂肪和糖的含量分别低于或等于0.5克,就可以标注“零脂”和“零糖”,每100毫升饮料的能量低于或等于4大卡即可标注“零卡”。因此,代糖饮料的“零”,实际上不等于一点都没有。

据了解,目前许多代餐食品不使用蔗糖,而是使用三氯蔗糖。朱毅说,三氯蔗糖属于人工代糖,到目前为止,科学界尚未对代糖的健康风险达成共识,但有临床观察发现长期食用三氯蔗糖,对胰岛素敏感度有影响。不鼓励糖尿病患者长期服用人工代糖饮料。

(大众网·海报新闻 编辑 赵曼 综合整理于央广网、法治日报、人民网等)



【推荐】妈妈我想买广告位,买,买一个够吗?,够了谢谢妈妈,妈妈真好!

文章如无特别注明均为原创! 作者: F_Robot,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峰哥博客
原文地址《 “低糖”翻车?知乎月饼引争论,追捧的“低糖”真健康吗?》发布于2021-9-19
若您发现软件中包含弹窗广告等还请第一时间留言反馈!

分享到:
打赏&捐助 分享到QQ空间

评论

游客

  • 看不清楚?点图切换
切换注册/找回用户名密码

登录

Tips:2023-04-20于系统原因部分账号将被删除,届时请重新注册!

切换登录

注册